of 5

電腦手的出現
電腦手泛指經常使用電腦,而令手腕出現痠痛等毛病,腕管綜合症便是最常見的病症。重複使用手指或手腕工作的人士,不單只文職,收銀員、修理機械的工人,甚至是主婦都容易有此病症。長期使用電腦滑鼠、輕觸式手提電話和智能電子產品等,是患上腕管綜合症(又稱電腦手)的高危一族。而近年由於年青人熱衷使用智能電子產品上網或打機,因此患者亦愈趨年輕化。

甚麼是腕管?
腕管位於手腕近手心位置內,為一個由多塊細骨和筋鍵組織構成的空間,仿如一條通道,正中神經和手部肌腱都經由此通道,伸延入手掌。
腕管綜合症如何造成?
由於腕管內的空間狹窄,重複性的手腕動作如轉動手腕,容易令腕管內的肌腱發炎、腫脹,引致腕管漸變得狹窄,壓迫著正中神經,所以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和半截無名指會感到刺痛、灼熱及麻痺。

初期的腕管綜合症有甚麼病徵?
初期患者睡覺時,常會因手痛或手麻痺而醒來,但只要動動手腕、手指就可減緩症狀。但隨著病情加重,手腕無力,手掌肌肉萎縮的情況則會逐漸出現。

四類易患上腕管綜合症高風險人士
腕管綜合症(Carpal Tunnel Syndrome)在過往十年因生活模式變化而有顯著上升的趨勢。高危人士包括:
- 長期勞損者,因長期勞損可令肌腱硬化增厚,發炎腫脹可令腕管空間減少。
- 孕婦、肥胖人士由於脂肪積聚,易令腕管變得狹窄壓逼神經。
- 類風濕關節炎和痛風症病人,其腕管內肌腱組織亦會增厚。
- 曾受外傷如腕部骨折、脫臼者,都會令腕管組織空間狹窄。